曼特尔龙是鸭嘴龙超家族恐龙的一种,诞生于1.25-1.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。属于大型食草恐龙的一种,体长一般在6.5-7米。它最大的特点是前肢比后肢短一半。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欧洲的英国,化石完整性非常高。
曼特尔隆的体型
虽然曼特尔龙比普通的禽龙小很多,但它仍然可以在迄今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在第275位,它7米长的身体已经属于大型恐龙的范畴。它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非洲象,与米拉的加亚龙、弯龙和阿巴拉契亚龙差不多。
曼特尔隆的形态特征
根据曼特尔龙物种的创始人格雷戈里保罗的说法,它与比禽龙小得多的郝勇龙关系更近。因为化石比较完整,所以可以判断它的重量只有0.75吨。曼特尔隆最大的身体特征是前肢明显比后肢短,后肢大约是前肢的一半长,所以它在奔跑时往往只用后肢移动,而用四条腿时移动缓慢。
曼特尔隆的化石发现
曼特尔隆最早的化石是雷金纳德胡利于1917年在英格兰南部发现的。起初,曼特尔隆被命名为阿瑟菲尔德禽龙,以纪念发现化石的维特岛上的阿瑟菲尔德村。然而,在2007年,它被重新命名为Mantelrond,因为格雷戈里保罗(Gregory Paul)将它确立为一个新物种,这一次是为了纪念首次发现禽龙的科学家吉迪恩曼特尔龙(Gideon Mantelrond)而命名的。
但是在古生物领域,还有很多关于曼特尔龙的有疑问的同义词,比如威特岛龙、多鲁登、前平顶龙,在2004年出版的第二本《The Dinosauria》中有提到。但是,曼特尔龙物种的确定者保罗在2007年的研究结果中并没有把这些同义词说清楚,也不太赞同这些说法。